大家可能都聽過中風,但缺血性中風到底是什麼?它可不是什麼罕見病,在台灣,每年就有上萬人因為缺血性中風送醫。我記得我阿姨去年突然半邊手腳沒力,送到醫院才發現是缺血性中風,那時候全家都嚇壞了。這種病來得又快又猛,如果不懂怎麼應對,真的會手忙腳亂。所以今天,我想用最簡單的方式,帶你徹底搞懂缺血性中風的一切。
缺血性中風其實就是腦血管堵住了,導致腦部缺氧。這可不是小事,腦細胞一旦死掉就很難恢復。你可能會想,我又不是老人,關我什麼事?但數據顯示,現在中風有年輕化的趨勢,三四十歲發病的案例越來越多。所以不管幾歲,都該好好了解。
什麼是缺血性中風?
簡單來說,缺血性中風就是腦部的血管被血栓塞住了,血液流不過去,腦組織因為缺氧而受損。這占了所有中風案例的八成左右,是最常見的類型。跟出血性中風不一樣,出血性是血管破掉出血,而缺血性則是堵住。
為什麼會堵住?常見原因有兩種:一是血栓從心臟或頸動脈跑上去卡在腦血管,二是腦血管本身因為動脈硬化變窄,最後完全阻塞。我朋友就曾經因為高血壓沒控制好,血管壁越來越厚,最後引發缺血性中風。
缺血性中風的危險因子很多,像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這些慢性病都是幫兇。如果你有家族史,風險更高。現代人生活壓力大、飲食不均衡,更容易中招。
缺血性中風的類型
缺血性中風還可以細分幾種:血栓性中風、栓塞性中風,還有暫時性腦缺血發作(TIA)。TIA算是小中風,症狀可能幾分鐘就消失,但這是重大警訊,如果不理它,接下來很可能變成真正的缺血性中風。
缺血性中風的症狀
缺血性中風的症狀來得很快,可能幾分鐘內就出現。最經典的就是臉歪、手腳無力、講話不清楚。我阿姨那時候就是吃飯突然拿不住筷子,講話變得含糊,我們馬上送醫才搶回一命。
以下是常見的缺血性中風症狀列表,如果你或身邊的人出現任何一項,別猶豫,立刻打119:
- 臉部不對稱:笑的時候嘴角歪一邊
- 單側手腳無力:舉不起手或走路拖一邊
- 言語問題:說話大舌頭或聽不懂別人的話
- 視力模糊:突然一眼或兩眼看不清楚
- 劇烈頭痛:跟平常頭痛不一樣,來得很急
- 平衡感失調:走路不穩或暈眩
這些症狀可能單獨出現或一起來。有時候症狀很輕微,讓人以為是太累,但缺血性中風的黃金治療時間只有3到4.5小時,錯過就麻煩了。
為什麼症狀會因人而異?
缺血性中風的症狀跟血管阻塞的位置有關。如果堵在左腦,可能影響右半身和語言能力;堵在右腦,則左半身出問題。小腦中風的話,平衡感會特別差。所以不是每個人都一樣。
缺血性中風的治療方法
缺血性中風的治療,關鍵就是快!越快把血管打通,腦損傷就越小。到醫院後,醫生會先做電腦斷層確認是缺血性還是出血性,因為治療方式完全不同。
急性期治療主要有兩種:靜脈血栓溶解劑和動脈取栓。血栓溶解劑是用藥物把血栓融化,但必須在發病4.5小時內使用。動脈取栓則是從鼠蹊部放導管進去把血栓拉出來,時間可以延長到6小時,甚至更久。
我阿姨那時候運氣好,在3小時內到院,打了血栓溶解劑後恢復得不錯。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,比如有出血傾向的人就不能用。
治療後還有漫長的復健路。復健包括物理治療、職能治療和語言治療,目的是恢復功能。老實說,復健很辛苦,我阿姨每天都要練習走路和說話,進步很慢,但堅持下去真的有用。
| 治療方式 | 適用時間 | 優點 | 缺點 |
|---|---|---|---|
| 靜脈血栓溶解劑 | 發病4.5小時內 | 非侵入性,恢復快 | 有出血風險,時間限制嚴 |
| 動脈取栓術 | 發病6-24小時內 | 直接移除血栓,效果佳 | 需專科醫師,設備要求高 |
| 藥物治療(抗血小板) | 長期預防 | 減少復發風險 | 需終身服藥,可能副作用 |
除了急性治療,長期藥物控制也很重要。醫生通常會開抗血小板藥如阿斯匹靈,或抗凝血藥預防復發。同時要控制三高,血壓、血糖、血脂都要達標。
如何預防缺血性中風?
預防缺血性中風,說穿了就是生活習慣要改。我自從阿姨生病後,也開始注意這些,雖然有點囉嗦,但真的不能偷懶。
首先,飲食要低鹽、低油、低糖。多吃蔬菜水果,全穀類,少吃加工食品。台灣人愛吃鹹酥雞和手搖飲,這些都是地雷。我現在盡量自己煮,用橄欖油,少放鹽。
運動也很關鍵,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比如快走、游泳。不一定要去健身房,每天散步30分鐘也有幫助。我習慣晚飯後去公園走走,感覺精神好很多。
戒菸戒酒是必須的。菸會傷害血管內皮,酒喝太多會升高血壓。我舅舅就是老菸槍,去年中風後才戒掉,但已經有點晚了。
定期健康檢查不能省。40歲以上最好每年量血壓、抽血檢查。如果已經有三高,要按時吃藥。很多人家裡有血壓計,但量了不記錄,等於白量。我現在用手機APP記錄,方便追蹤。
高風險族群的預防策略
如果你有家族史或已經有慢性病,預防要更積極。除了生活習慣,醫生可能會建議吃低劑量阿斯匹靈。但別自己亂吃,要先問醫生。
心房顫動患者是中風高危險群,因為容易形成血栓。這類人通常需要抗凝血藥,現在有新興口服藥,比傳統warfarin方便。
常見問題解答
問:缺血性中風會復發嗎?
答:會,而且風險不低。統計顯示,約三成患者會在五年內復發。所以治療後不能鬆懈,要嚴格控制危險因子。
問:年輕人也會得缺血性中風嗎?
答:會。雖然好發於老年人,但年輕人因為作息不正常、壓力大,案例越來越多。我見過30多歲的工程師中風,所以別以為年輕就免疫。
問:缺血性中風後能完全恢復嗎?
答看損傷程度和復健情況。輕微的話可能恢復九成,嚴重可能留下後遺症。越早復健,效果越好。
問:怎麼區分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?
答:症狀很像,但出血性中風通常頭痛更劇烈。最終要靠電腦斷層分辨,所以別自己猜,快送醫。
寫到這裡,我想起阿姨復健時的樣子,真的很心疼。但她也常說,早知道就多注意身體。所以希望大家別等到生病才後悔。缺血性中風雖然可怕,但絕對可以預防。
總之,缺血性中風不是絕症,只要及時治療和正確預防,多數人能回歸正常生活。關鍵是知識和行動。如果你還有疑問,歡迎留言,我會盡量回答。
最後提醒,健康是自己的,別指望別人。從今天開始,少吃一口鹹,多走一步路,可能就是遠離缺血性中風的第一步。